踏踏实实地探索-校友网
管理员信箱: xiaoyou@dicp.ac.cn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焦点新闻 通知公告 校友事迹 校友活动 校友服务 校友捐赠 资料下载 校友会员 校友社区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友事迹 >> 正文
发布人:  校友:杨启华     更新日期:11/08/05 浏览:  推荐:90

---访大连化物所杨启华研究员
      杨启华,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99—2003年,分别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法国国家科学院COMS-CNRS/CPE实验室及日本丰田中央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研究组组长。

      1997年7月,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楼会议室,一位举止娴雅的女博士正在做博士后进站学术报告。她讲得很流利,几乎背下了三十几张薄膜片上的所有内容(当时还没有PPT)。这位女博士叫杨启华,是东北师范大学独立培养的第一位化学博士研究生,经导师推荐,来我所做李灿研究员的博士后。

刻苦钻研  执着探索

      “这是我在化物所做的第一个报告,印象特别深。”如今,已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的杨老师回忆自己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伊始,从导师那里学会的第一件事是给电脑开机。她说,来化物所之前,自己根本没用过电脑,也意识到自己又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在李灿研究员的研究组,组会每周都有,组里的人各有妙招儿,集体交流、单独探讨请教相当容易方便。杨老师每周工作70多个小时,为了弄明白一个问题,常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虽然辛苦忙碌,但浓郁的学术氛围使她的大脑总是兴奋着,思维始终沉浸在科学的氛围中,“甚至做梦也是做实验、听报告、记笔记”。她从高中时代就对化学产生了兴趣,从此一路探索,孜孜以求。来到化物所,她认识了催化——这朵化学王国的玫瑰,求索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1999年,杨老师赴法国国家科学院COMS-CNRS/CPE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一年半后,又到日本丰田中央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2003年4月,她结束博士后研究回国。  

瞄准前沿  力求创新

      回国后,杨老师加入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了有机—无机杂化催化材料研究组,瞄准国际前沿,致力于介孔催化材料创制的基础研究工作,至今已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
      讲起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杨老师介绍,作为催化剂的介孔材料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崭新材料体系,是当前国际催化界最热门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其显著特点是具有规则排列、大小可调的孔道结构及高的比表面积和大的吸附容量,在大分子催化、吸附与分离、纳米组装及生物化学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限制介孔材料广泛应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其缺乏催化活性中心,因此丰富介孔材料的催化活性中心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杨老师带领自己的研究组在这方面做出了独具特色的工作,将手性配体、磺酸基团等具有催化性能的活性中心引入到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中,合成了多个系列具有催化功能的杂化材料。前不久与李灿研究员研究组及荷兰Eindhoven 大学的Rutger. A. van Santen教授合作,采用低聚硅倍半氧烷(POSS)为纳米结构基元组装了多功能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实现了在分子以及纳米尺度上对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逐级精细调控。
      杨老师说:“如何在分子以及纳米尺度上对材料的宏观性质进行精确预测与把控,一直是材料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还将尝试在介孔材料中引入不同种类的金属活性中心及手性基团,以期合成具有催化功能的手性等级结构材料。”可以看出,杨老师一直在力求创新,她的脚步始终在不断地向上攀登。

满怀热忱  孜孜以求

      杨老师说,每当她出差回来走进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时候,那种熟悉的科研氛围都令她感动。这个引领她在催化基础领域遨游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为她骄傲:2000年,西班牙,她荣获第十二届国际催化大会奖;2003年,上海,她被授予第九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2007年,荣获第六届辽宁省青年科技奖。
      现在,杨老师几乎每周仍然工作70多个小时。她笑说,在法国求学的时候,还曾到影院看过法语版的电影《卧虎藏龙》,现在已经割舍了这项爱好了,“因为没时间”,“因为不充电就会不进则退”。
      “不会说话的文献是我的老友,郁闷的实验给我灵感,无形的压力能历练一个人的精神。”她向笔者说起这些的时候,窗外正是鸟语花香,初夏近午的阳光照在她挂着淡淡笑容的脸上。这笑靥不正是她热爱科研的一种写照吗?(作者:赵艳荣,文稿来源:所报《化物生活》)
 

推荐新闻】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刘中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涛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单原子催化”入选美国化学会C&EN2016年“十大科研成果”
·情系化物,论道津门——2016年大连化物所天津校友论坛成功举办
·刘中民荣获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503组校友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我所举办92级硕士毕业二十周年返校活动暨校友报告会
·张涛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首届503组校友联谊会在金华召开
·我所甲醇制烯烃(MTO)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所成功制备出单原子铱催化剂
·我所单原子催化研究工作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综述文章
·我所在金属催化碳氢键活化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
·我所碳纳米管限域催化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所定量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所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产氢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所植物源萜类合成生物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所模拟含碲过氧化物酶检测生物体内过氧化亚硝酰和谷胱甘肽之间的氧化还原循环研究取得进展
·500kW/1MWh全钒液流电池单元系统模块通过业主出厂验收
·我所“复合人工光合作用体系”研究工作受邀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专题文章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焦点新闻 通知公告 校友事迹 校友活动 校友服务 校友捐赠 校友社区 校友心声 校友会员 网站管理
CopyRight 1999-2020.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0861号 NetCenter@dic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