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复合人工光合作用体系”研究工作受邀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专题文章-校友网
管理员信箱: xiaoyou@dicp.ac.cn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焦点新闻 通知公告 校友事迹 校友活动 校友服务 校友捐赠 资料下载 校友会员 校友社区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焦点新闻 >> 正文
发布人: 供稿者:      更新日期:13/06/14 浏览:  推荐:300

近年来,李灿院士领导的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503组及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团队在“复合人工光合作用体系”方面的系列研究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近日,受邀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Accounts  Article “Hybrid Artificial Photosynthetic Systems Comprising Semiconductors as Light Harvesters and Biomimetic Complexes as Molecular Cocatalysts” Fuyu Wen and Can Li,Acc. Chem. Res., Article ASAP,DOI: 10.1021/ar300224u

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光催化制氢及CO2还原是解决能源及环境问题的最理想途径之一,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构建既高效又稳定的人工光合作用体系是科学家亟待解决的难题。自然光合作用及传统均相光催化体系多采用分子光敏剂(如,叶绿素、Ru(bpy)32+等),但它们一般吸光范围窄、只能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且光热稳定性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李灿团队提出复合催化剂理念,即以半导体纳米粒子作吸光组分,以光合模拟酶等分子催化剂作助催化剂,光生电子由半导体向分子助催化剂高效转移,在分子助催化剂上完成产氢及CO2还原等反应。半导体作为吸光组分具有吸收光谱连续、吸光范围宽且相对稳定等优点,如能与模拟氢化酶等分子助催化剂组成复合体系,必将大大提高人工光合作用体系光利用率及稳定性。围绕这一理念,李灿团队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研究进展。

本Accounts Article详细阐述了以半导体做吸光组分,以分子催化剂做助催化剂这一复合人工光合作用体系理念,并总结了在这个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人工光合作用体系切实可行且效果显著,复合体系在产氢、氢转移及CO2还原等多种反应中均表现出较高活性及稳定性。以半导体为吸光组分,有助于提高人工光合作用体系的光利用率及稳定性,以模拟氢化酶等分子催化剂为助催化剂可有效促进电荷分离,且其确定的分子结构为研究反应机理提供了可能,对揭示自然光合作用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复合人工光合作用体系不仅是对自然光合作用的模拟,更重要的是在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有进一步改进,以半导体为吸光组分可以吸收紫外及近红外等天然捕光分子难以吸收的部分,对拓展光合作用光谱吸收范围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发廉价、稳定、高效的人工光合作用体系提供了新的策略。

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太阳能行动计划和科技部973项目的资助。(文/图 温福宇)
推荐新闻】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刘中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涛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单原子催化”入选美国化学会C&EN2016年“十大科研成果”
·情系化物,论道津门——2016年大连化物所天津校友论坛成功举办
·刘中民荣获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503组校友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我所举办92级硕士毕业二十周年返校活动暨校友报告会
·张涛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首届503组校友联谊会在金华召开
·我所甲醇制烯烃(MTO)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所成功制备出单原子铱催化剂
·我所单原子催化研究工作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综述文章
·我所在金属催化碳氢键活化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
·我所碳纳米管限域催化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所定量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所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产氢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所植物源萜类合成生物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所模拟含碲过氧化物酶检测生物体内过氧化亚硝酰和谷胱甘肽之间的氧化还原循环研究取得进展
·500kW/1MWh全钒液流电池单元系统模块通过业主出厂验收
·我所“复合人工光合作用体系”研究工作受邀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专题文章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焦点新闻 通知公告 校友事迹 校友活动 校友服务 校友捐赠 校友社区 校友心声 校友会员 网站管理
CopyRight 1999-2020.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0861号 NetCenter@dic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