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校友网
管理员信箱: xiaoyou@dicp.ac.cn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焦点新闻 通知公告 校友事迹 校友活动 校友服务 校友捐赠 资料下载 校友会员 校友社区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友事迹 >> 正文
发布人:  校友:程谟杰     更新日期:11/11/14 浏览:  推荐:90

---访大连化物所程谟杰研究员
      程谟杰,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大连化物所燃料电池研究室中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组(302组)组长。1995年在我所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先进的电极催化材料和电解质材料、膜电极制备技术和单电池结构、多孔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过程、选择性氧化和还原过程、电池堆和发电系统技术、电池的模型计算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作为我所燃料电池研究室中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组的带头人,程谟杰老师目前在研的项目有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欧盟FP-6框架计划项目SOFC 600等。问到他近况怎样,程老师用一个“忙”字做了回答。他告诉笔者:在目前资金投入少的情况下,研究组的科研工作更要周密计划,避免走弯路。

在科研上努力创新

      2001年,中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组成立,程老师竞聘做了这个组的组长。“中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项正在兴起的高效清洁发电技术,既可应用于今天的化石能源经济,也可以应用于明天的可再生能源经济,应用领域比较广,是国家急需的新能源技术之一。”程老师说,“要做好科研工作,关键在于创新。”
      他举了一个例子,那是2004年,在中科院方向性项目和科技部项目的支持下,中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组和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膜催化及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联合对低成本管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进行技术攻关。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两个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结合实际,从中寻找创新的突破点。他们边钻研边苦干,经过艰苦努力,反复试验,饱尝了失败、再试验、再失败的酸甜苦辣。各级领导的关心鼓舞了团队迎难而上的士气,最终他们采用无机膜制备技术成功研制了管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低成本是这个电池的最大优点,也是我们工作的亮点、创新点。”程老师说,“这项研究为发展我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散电站、集中电站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

在工作中埋头苦干

      程老师于1989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即来到我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于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谈起在化物所的求学经历,程老师说:“六年里,化物所老师的言传身教不仅使我学到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本领,化物所老一辈科学家埋头钻研、爱国奉献的科学精神更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拥有了强烈的创新自信心、动力和潜力。”
      他在研究组里身体力行倡导这种精神,团队成员勤学苦干、默默奉献的劲头反过来又给了他莫大的支持。程老师告诉笔者,他们的科研项目任务紧,为了争取时间,大家都加班加点地工作,有的顾不上照顾生病住院的爱人,有的感冒发烧了仍然带病坚持工作。组里常常做电池寿命测试,一做这个实验,为了确保数据准确,实验室里就24小时不能离人。有一次,程老师的一位学生在值了一夜的班后,第二天早晨发现自己的脚踝肿了,没当个事儿,还开玩笑地说:这是生物钟没调整过来,明显缺乏“熬夜”的锻炼。讲到这,程老师说:“好在不是什么大毛病,但这个信号告诉我,这个年青人太累了,大家也都太累了。”

在前进中谋求发展

      谈起中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组的发展,程老师说:“研究组目前还处在爬坡阶段,一方面要打牢基础,强身健体;一方面要主动出击,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程老师介绍,强身健体就是要在研究工作上有建树。他们现在开展的各项研究工作就是力争在中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关键部件与系统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在膜电极的制备技术和单电池结构方面,他们就采用多种薄膜和厚膜制备技术制备膜电极的多层结构,研究单电池中各层的微结构及其作用,为优化改进电池结构提供了大量理论依据;他们还在多孔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过程方面,采用高温真实反应条件下的研究技术研究电极特征和电极过程;在电化学氧化过程方面,探索了利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这一特殊电化学反应器的化工过程应用。
      说到主动出击,程老师讲了一件亲身经历。那是2004年,他参加了科技部组织的一次欧盟交流会,赴欧洲开展国际交流。在这次活动中,他利用会上交流、会下沟通的机会,介绍自己研究组里开展的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为研究组开展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访谈快结束的时候,程老师深有感慨地说:“科研的道路是坎坷的,不付出艰辛的代价,没有追逐梦想的勇气和信心,不可能取得成功。”他说他和自己的研究团队正深植化物所的坚实土壤,努力拼搏,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作者:赵艳荣,文稿来源:所报《化物生活》)

推荐新闻】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刘中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涛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单原子催化”入选美国化学会C&EN2016年“十大科研成果”
·情系化物,论道津门——2016年大连化物所天津校友论坛成功举办
·刘中民荣获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503组校友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我所举办92级硕士毕业二十周年返校活动暨校友报告会
·张涛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首届503组校友联谊会在金华召开
·我所甲醇制烯烃(MTO)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所成功制备出单原子铱催化剂
·我所单原子催化研究工作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综述文章
·我所在金属催化碳氢键活化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
·我所碳纳米管限域催化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所定量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所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产氢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所植物源萜类合成生物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所模拟含碲过氧化物酶检测生物体内过氧化亚硝酰和谷胱甘肽之间的氧化还原循环研究取得进展
·500kW/1MWh全钒液流电池单元系统模块通过业主出厂验收
·我所“复合人工光合作用体系”研究工作受邀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专题文章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焦点新闻 通知公告 校友事迹 校友活动 校友服务 校友捐赠 校友社区 校友心声 校友会员 网站管理
CopyRight 1999-2020.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0861号 NetCenter@dic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