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的沃野中孜孜以求-校友网
管理员信箱: xiaoyou@dicp.ac.cn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焦点新闻 通知公告 校友事迹 校友活动 校友服务 校友捐赠 资料下载 校友会员 校友社区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友事迹 >> 正文
发布人:  校友:丁云杰     更新日期:11/11/18 浏览:  推荐:90
---访应用催化研究室一碳化学与精细化工催化研究组组长丁云杰研究员
      丁云杰,1985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1-1995年在浙江大学化学系工作;1995-1998年在美国Texas A&M 大学化工系从事博士后工作;1999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任碳一化学与精细化工催化组组长、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

  

  “今天可以。昨晚刚回大连。”这是早上上班打开信箱时映入我眼帘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来自丁云杰老师对我约访他的答复。丁老师就是这样忙碌于他热爱的科研工作中的。

  1998年底,丁老师只身来到大连,来到了大连化物所,开始了他所喜爱的科学研究工作,转眼间10年过去了,至今他的夫人和孩子仍然留在杭州。什么原因促使丁老师克服如此困难,下定决心来到大连化物所呢?首要的原因当然是丁老师对科学的挚爱,科研工作是他无法割舍的一部分,他的家庭理解他,支持他,使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丁老师发现了做科研的肥沃土壤,这片土壤就是大连化物所。丁老师说:“这里的科研环境很好,可以充分实现我的理想、价值,这片土壤难得。”就这样,丁老师来到这里,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中辛勤地培育着他的理想。

  对于这片沃土的理解,丁老师认为主要有两点。“可以很快组织起一个团队进行攻关,这是大连化物所的一个特点。”丁老师说。与高校或者其他科研机构相比,大连化物所的顶尖人才或许还不占优势,也可能比其他单位弱一些,但是大连化物所总是能做出别人不可及的成果,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协力攻坚”的精神激励着广大科研人员。每当遇到难点,大连化物所总是可以迅速组织起高效的团队,每个团队都有着超强的战斗力。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非常注重应用基础研究,这使得大连化物所不断创新,保证了可持续发展。”丁老师说。对于做应用的研究组,如果只是把目光盯在项目本身上,那么等到项目结束时研究组必将处于尴尬境地。在大连化物所,研究组在攻关项目的同时,始终兼顾基础研究,做项目时遇到的问题会仔细推敲,探究机理,从中解决问题的同时促进了基础研究的进展,二者相辅相成。这正是大连化物所之所以能始终保持技术领先的原因所在。

  在10年来的实践中,丁老师也遇到不少烦恼,体会最深的是与合作单位在技术开发中的两难。一方面是对方提供了经费、设备等优越条件,可以促进我们的技术开发很好地展开;另一方面,待技术逐渐成熟时,对方会舍弃我们而使用自己的,因为合作中是共享的,很容易被模仿。到底做还是不做?丁老师说,如果不做就会失去机会,永远不知道该项技术究竟如何,毕竟对方提供的优越条件是无可比拟的。但是如果去做,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对方的探路者。

  最终,丁老师还是选择去做,正如他说的,“只有做了才能知道,在做的过程中我们锻炼了队伍,获取了宝贵的经验,在国家大型新能源项目中也会有我们的贡献,要是跳出单个项目来看问题,我们还是有收获的。”这就是大连化物所人,对科学有着炽热的爱,只要有机会就要不懈地追寻真理,同时还有着如此的胸怀,为了科学可以包容一切。

  俗话说:“天道酬勤”。10年来,丁老师带领他的研究组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合成气合成蜡质烃类的Fischer-Tropsch合成,正在进行3000 吨/年左右固定床反应工艺的工业中试;合成气一段法直接合成以柴油为主的Fischer-Tropsch合成,千吨/年浆态床反应工艺的工业中试放大即将进行;合成气合成高碳混合醇与中海石油签订协议等。他本人也获得了一些荣誉,如“获得2004年度政府特殊津贴”、“大连市归国留学人员创业英才标兵”等,今年初又被增补为我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丁云杰老师正一步一个脚印地用智慧和汗水,在大连化物所这片科学的沃野里,孜孜以求,为祖国的科学事业默默奉献。(作者:张俊,文稿来源:所报《化物生活》)

推荐新闻】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刘中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涛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单原子催化”入选美国化学会C&EN2016年“十大科研成果”
·情系化物,论道津门——2016年大连化物所天津校友论坛成功举办
·刘中民荣获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503组校友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我所举办92级硕士毕业二十周年返校活动暨校友报告会
·张涛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首届503组校友联谊会在金华召开
·我所甲醇制烯烃(MTO)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所成功制备出单原子铱催化剂
·我所单原子催化研究工作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综述文章
·我所在金属催化碳氢键活化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
·我所碳纳米管限域催化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所定量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所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产氢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所植物源萜类合成生物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所模拟含碲过氧化物酶检测生物体内过氧化亚硝酰和谷胱甘肽之间的氧化还原循环研究取得进展
·500kW/1MWh全钒液流电池单元系统模块通过业主出厂验收
·我所“复合人工光合作用体系”研究工作受邀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专题文章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焦点新闻 通知公告 校友事迹 校友活动 校友服务 校友捐赠 校友社区 校友心声 校友会员 网站管理
CopyRight 1999-2020.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0861号 NetCenter@dic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