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甲醇制烯烃(MTO)基础研究取得进展-校友网
管理员信箱: xiaoyou@dicp.ac.cn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焦点新闻 通知公告 校友事迹 校友活动 校友服务 校友捐赠 资料下载 校友会员 校友社区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焦点新闻 >> 正文
发布人: 供稿者:      更新日期:12/01/09 浏览:  推荐:300

      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多年来一直坚持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在甲醇制烯烃工业化过程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期在甲醇转化机理研究方面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甲醇制烯烃是在酸性分子筛上进行的多相催化反应,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催化过程和反应步骤。随着反应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烃池(Hydrocarbon Pool)机理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直接的实验证据仍然不足,特别是其中所涉及的重要反应中间体七甲基苯基碳正离子(heptaMB+)及其去质子化产物(HMMC)非常活泼,对其直接观察十分困难,之前仅能通过间接方法和理论计算证明其在分子筛上可能形成,其在MTO反应中是否真实存在及其在烯烃生成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仍然存在疑问。DNL1201组研究人员在详细研究了分子筛的结构和酸性对MTO反应机理影响的基础上,利用DNL1202组近期合成的新型分子筛材料DNL-6的超大笼和强酸性的特点,首次在真实MTO反应体系中观察到了heptaMB+/HMMC的存在,从而直接证实了烃池机理的合理性;更进一步的工作利用13C同位素示踪实验验证了该中间体在甲醇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和以此碳正离子作为中间体的烯烃生成途径。这一发现为从反应机理出发设计新的催化剂和调控产物中烯烃的选择性提供了理论支撑。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a209950x)。(文/魏迎旭、李金哲 图/李金哲)

        RHO笼中的七甲基苯基碳正离子             以heptaMB+作为甲醇转化反应中间体的烯烃生成途径

推荐新闻】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刘中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涛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单原子催化”入选美国化学会C&EN2016年“十大科研成果”
·情系化物,论道津门——2016年大连化物所天津校友论坛成功举办
·刘中民荣获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503组校友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我所举办92级硕士毕业二十周年返校活动暨校友报告会
·张涛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首届503组校友联谊会在金华召开
·我所甲醇制烯烃(MTO)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所成功制备出单原子铱催化剂
·我所单原子催化研究工作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综述文章
·我所在金属催化碳氢键活化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
·我所碳纳米管限域催化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所定量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所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产氢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所植物源萜类合成生物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所模拟含碲过氧化物酶检测生物体内过氧化亚硝酰和谷胱甘肽之间的氧化还原循环研究取得进展
·500kW/1MWh全钒液流电池单元系统模块通过业主出厂验收
·我所“复合人工光合作用体系”研究工作受邀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发表专题文章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焦点新闻 通知公告 校友事迹 校友活动 校友服务 校友捐赠 校友社区 校友心声 校友会员 网站管理
CopyRight 1999-2020.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0861号 NetCenter@dicp.ac.cn